巴特勒非詹皇,我補位。
在3月7日的巴克萊中心,勇士隊遭遇了一場慘痛的失利。首節(jié)比賽,他們被籃網隊以15-35的巨大分差落后,這22分的差距創(chuàng)下了本賽季最糟糕的開局。就連球隊的核心庫里也顯得十分憤怒,幾乎要摔牙套并怒斥裁判。
然而,這支一度需要盧尼客串主攻的“殘陣”并沒有放棄。巴特勒的勇猛直沖和庫里的三分神射,竟然將比賽從幾乎絕望的境地扭轉成了史詩般的逆轉。當巴特勒在比賽中以25分6助攻3搶斷的數(shù)據填滿統(tǒng)計欄,當庫里轟出40分后淡然地說出“他讓一切變得輕松”,球迷們恍然發(fā)現(xiàn),這位總是在隊友陷入沉默時站出來的“硬漢”,如同過去的詹姆斯一樣。
巴特勒的“弱化版詹姆斯”屬性顯而易見。在控場的邏輯上,他展現(xiàn)了“隊友不行我再來”的魄力。當勇士隊在首節(jié)被籃網打得七零八落,庫里5投僅1中,而穆迪、佩頓等人集體斷電時,連波杰姆斯基也只打了44秒便因傷退場。若是一般球星,或許會選擇獨自扛起進攻大旗,但巴特勒卻選擇先為隊友創(chuàng)造機會。他給佩頓送出空切,幫助盧尼卡位搶籃板。直到第二節(jié)全隊落后20分,他才切換到“暴走模式”:在短短9分鐘內拿下9分2助攻,他的強悍表現(xiàn)讓籃網替補席仿佛直呼“這哪是35歲老將?分明是戰(zhàn)斗到極點的斗牛犬!”
巴特勒的這種風格,不禁讓人聯(lián)想到騎士時期的詹姆斯。當年詹姆斯常常在歐文啞火時接管比賽,樂福漏人時補防,最后時刻還能為隊友送出絕殺助攻。而巴特勒的加盟,也讓勇士隊的戰(zhàn)術更加豐富。他在勇士隊的11場比賽中,雖然場均得分看似平平無奇,但他的助攻失誤比穩(wěn)如巔峰的保羅,前場籃板更是比追夢還能拼搶二次進攻。更令人驚嘆的是他的罰球能力,10次出手能進9.2個,關鍵時刻造犯規(guī)的成功率更是聯(lián)盟第一。
他的“不占球權卻能控場”的本領,恰如詹姆斯當年在熱火時的表現(xiàn):韋德狀態(tài)好時他甘當綠葉,波什投不開時他立刻變身攻堅手。他與庫里的默契配合,更是將“弱化版詹庫聯(lián)動”玩到了新的高度。當勇士在第三節(jié)落后時,科爾讓庫里休息,巴特勒則帶領球隊打出一波進攻高潮。他的“碰瓷大師”級要犯規(guī)技巧讓籃網防線七零八落,而當庫里回歸時,比賽已經變得輕松許多。
巴特勒的硬核屬性在于逆境中激活隊友。本賽季勇士完成的三次20+逆轉中,巴特勒的正負值合計高達+26。在與籃網的比賽中,他半場結束時的正負值是全隊唯一的正值。他的這種“隊友拉胯我填坑,隊友回暖我遞鍬”的覺悟,讓人想起了詹姆斯的“逆境托管系統(tǒng)”。
盡管巴特勒在尺寸和嗓門上與詹姆斯有所差異,但他卻將“地板流宗師”的智慧發(fā)揮得淋漓盡致。他沒有戰(zhàn)斧劈扣的霸氣,卻用上下步晃飛防守;沒有四分衛(wèi)的長傳,卻用擊地妙傳穿透人縫。他的“弱化”反而成就了他的不可替代性。在勇士需要有人扛起炸藥包時,他是沖鋒陷陣的巴連長;當庫里需要喘口氣時,他又變成運籌帷幄的諸葛吉。
如今,當36歲的庫里在更衣室遞給巴特勒佳得樂時,當科爾戰(zhàn)術板上寫著“把球給最硬的人”時,我們意識到勇士隊的這套“弱化版詹庫”組合或許更適合這個三分球盛行的時代。畢竟詹姆斯是獨一無二的,但巴特勒作為尺寸小一號、嗓門低八度的“硬漢管家”,也能在這個三分球的時代殺出一片天。